导航

四川:面向全社会公开遴选优秀干部和人才透析

2014-04-23

位置:首页 > 省(市、县)直机关遴选 > 考试公告 >


    使命担当
    新体验、新成效、新前景
    选拔和培训只是手段,关键在于通过选拔和培训,解决“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等问题,让优秀干部和人才快速成长,接受实践和群众的检验。
    从推荐审查到笔试测评,再到结构化面试,200名干部人才从全省上 千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充分说明了这些干部在某些方面是比较优秀的。但是,过去优秀不等于现在优秀,一个方面的优秀不等于其他方面都优秀,在这个岗位的优 秀不等于在另一个岗位也优秀。四川在优秀干部和人才选拔、培养上的创新实践,正是要致力于使这些干部将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常态。
    经过“最严、最苦、最丰富、最有效”的集中培训后,每一个参训学员,深刻感受“一天不学习就要落后,一天不努力就要落伍” 的压力和动力。唯有认真对待每一个课堂,认真对待每一次发言、讨论和考试测试,才能真正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力争提升思想素养,补齐知识短板,实现全面提 升。
    培训期间,党政综合班北京驻地叫“天信亮”宾馆。参训学员们每天早晨6点起床出发,晚上10点才返回,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乐观幽默的学员把它改名为“天不亮”宾馆。一时间,“天不亮”的学习热情成为党政综合班班级文化、班级精神的重要象征。
前往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锻炼,更是让学员面对面地学习先进、感受差距、思考问题,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提升了服务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本领。
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是干部健康成长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为期3个月的培训,理想信念教育是重中之重,党性锤炼从课堂教学延 伸到临时支部活动。在“以伟人为镜”的学习中,学员们畅谈理想信念,砥砺精神品质,找不足,明方向,立大志;在“以历史为鉴”的研讨中,深刻解读马克思主 义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筑牢党建基础;在“以党旗为向”的学习中重温党史,强化“赶考意识”,牢记“两个务必”。精神上补“钙”,让参训学员们把握了世界 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找准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总方向”,认同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总取向”。
在“读书”与“行路”中,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个年轻干部,无论是在知识、精神还是岗位责任的意义而言,对国家的理解,对个人使命的担当,不应该停留在现有状态的小富即安。理性务实的官员需要用脚行走中国,用眼观察中国,用心思考中国。”除了党性修养的提升和理想信念的坚定,3个月的培训学习,巴中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刘嘉对以后的责任担当感触颇深。
    一篇篇参训学员的心得体会,承载了他们对此次培训的信心、决心和责任心。
    培训结束,所有参与授课的老师对四川参训优秀干部和人才给予高度评价。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孙立平,复旦大学世界经 济系教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华民,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院长、博导洪再生等名师大家,纷纷称赞这批学员人年轻、水平高、基础好、爱学习、有 潜力。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紧扣我省“三大发展战略”主线,学有所思、学有所谋、学有所为,共撰写调研报告22篇,梳理政策建议上百条。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    对于一直渴望通过集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的我来说,能够参加这种高规格高质 量集中培训,感激在心,倍加珍惜。”带着学习培训的成果,延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江已于近期赴绵阳,作为绵阳市委常委、江 油市委书记,在新岗位上继续履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当一个干部和人才成为优秀,学有所用,会带动一方,撬动更大的发展能量;当200名干部和人才变得优秀,并在各自岗位上“落地生根”,将所学、所思运用于改革发展的实践,将会迸发巨大的能量;当6.2万名优秀干部和人才培育到位,将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他们所凝聚的潜能,会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实现!



相关推荐

全部栏目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