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综合分析题的常见题型中除了解释型综合分析题和启示型综合分析题外,就是评论型综合分析题。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常见的提问方式:谈对……观点/现象/行为的看法/见解/认识/评价等。如:给出一个观点“学习比思考更重要”谈谈看法。或者给某个现象“针对市委书记怒吼这一行为”谈谈你的认识。评论型综合分析题虽然考查频率不高,但也要做到复习的全面性。那么,接下来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来学学评论型综合分析题吧!
一、作答要求
评论型综合分析题中要求一般是: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有理有据等。
1.“观点明确”是观点现象分析题中常见的要求,此处的“观点”指的是态度,是对某个观点或现象的评价、看法。“明确”即表达简明,不能模棱两可,通常表达的观点可分为三类,即“赞成/肯定”、“反对/否定”、“辩证看待”。具体的态度,要依据题干和材料确定。
2.“分析透彻”要求对题目、材料的理解充分、透彻,由表及里。如何分析透彻,在表明了态度之后,要给出一系列理由论证观点。比如认为观点正确的,就要充分地说明为什么正确。通过材料中的其他要素信息来论证,才能称得上透彻。
3.“有理有据”即“理”和“据”,有道理和有证据,道理是各要素的叠加。除此以外,在答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事例型材料,当要求有理有据时,就要对材料中的典型事例进行概括,作为理由之一。
二、答题步骤
题干目的是谈对……观点/现象/行为的看法/见解/认识/评价等,所以第一步是表明观点,第二步要有足够的理由去支撑观点,最后做总结性的结尾。因此解答这类题目一般思路分为三部分,即:表态+理由分析+总结。
1.表态
如何表态?分析或者评价一个观点/现象,要开篇明义,给出态度。表态”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脱离题干,天马行空抒发自己的感想和观点。申论作答始终贯彻“材料为王”四个字,具体什么态度,依据题干和材料确定,不是个人主观判断。一般表明态度有三种,即赞同的、反对的、辩证看待或未知的。
赞同的:当材料通篇谈有意义、很好、有价值时,材料的方向朝着正向发展,则要赞同。
反对的:如果材料通篇阐述有问题、有危害、情感色彩偏负面,表态时进行反对。
辩证看待:并不是“不站队”“和稀泥”,当事物出现好、坏两方面时,就需要辩证看,既承认好的一面,又否定坏的一面。
表态在用词上,遵循材料优先的原则,材料中可能会直接给出表态的原词,如辩证看待、有待观察,直接摘抄即可。若觉得原词不够,可以在摘抄之后自己进行补充1-2个词。
2.理由分析
要寻找能够支撑表态的理由,理由是证明态度的缘由,挖掘资料中和题目主题有关、能够支撑观点的要素,可能包括问题、危害、意义、事例等。具体要素依据材料决定。
3.总结
作答时需要在最后做出总结评价,一般答题内容多是对策。但是,观点现象分析题侧重于表态和对表态的证明,对策并不是必须有。当材料中有对策时可直接摘抄,如果没有对策,为保证答案完整,视剩余格子的数量进行反推,自行补充。当材料中没有对策且格子不允许时,可以省略对策。
三、例题示范
“给定资料1”中谈到,“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热议。请你参考给定资料,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不超过300字。
1.表态
题干和材料没有直接的表态,通过审题以及整理要点,得出博士生逃离科研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对“博士生逃离科研选择去当中学教师”的现象,要承认好的一面,同时否定坏的一面。即理性、辩证看待。
因此可表态为:对于“博士生逃离科研”这一现象,应当理性、辩证看待。
2.理由分析
【材料片段】
“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Y:放弃科研也许跟老师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有关,学生被逼得太紧或者压力太大。学生去当中学老师,是想换个环境放松自己,或许有一天,他还会发觉学术界的好,回到学术界。”
段落分析:博士生逃离科研的原因之一是教育方式不当,压力过大。因此博士生逃离科研有其合理之处,即: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压力大,产生畏难情绪。
【答案示范】
对于“博士生逃离科研”这一现象,应当理性、辩证看待。首先,作为个人选择,逃离科研是经济理性的,可以理解。时代进步,年轻人强调个人价值兴趣,而科研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1.教育方式不合理,学生压力大,产生畏难情绪。2.科研工作辛苦,收入少、待遇低,生存状态改善缓慢。3.社会及教育环境过分务实名利化,形成恶性循环。但是,这种现象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危害:1.培养人才投入不菲,浪费高等教育公共资源。2.好苗子逃离,阻碍科研发展创新。3.传播浮躁风气,不利传承奉献精神。对此我们在尊重个人选择的同时,也应调整教育方式,改善科研待遇,营造宽松氛围,引导社会认同。让高等人才学得好、留得下。
关于对评论型综合分析题的学习就到这里了,中公教育在此总结一下,当题干中出现观点或现象,要谈见解、看法、评价、评析等,就是观点现象分析题。其答题思路:先表态,后给出理由,最后做总结评价。实践才能出真知,接下来还需要各位同学不断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