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遴选考试申论热点:社会公德,撑起文明的晴空

中公遴选考试网 2023-04-17

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笔试资料 > 案例分析 >

 热点背景 

社会公德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社会公德建设作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着力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一女子牵着导盲犬乘坐公交车,上车后,车上的大爷大妈赶紧让出座位,扶住女子照顾她坐下。网友看到这则新闻更是纷纷感叹:大爷大妈好暖!在公交车或地铁上,“让座”行为越来越成为常态,长远而言,城市交通也当少些拥堵的“戾气”,平和出行、美好生存,大家的心气儿顺了,礼让与尊重礼让之风,自然会成为风气。

遴选考试角度解读

“爱人者人恒爱之”,让座体现的正是社会公德中的助人为乐,每个个体树立社会公德,方能撑起文明晴空。

面对肆虐的新冠疫情,那些早已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的社会公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冲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还是互相鼓励、积极配合的市民,一些爱心举动不仅温暖了一个个病人、一个个家庭,也治愈了人们的内心。正是这些自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普通人,不仅让更多的人加入献爱心的环节成为抗“疫”主力军,更增强了全国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与力量。没人是一座孤岛,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为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技术发展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时候,我们更不能忽视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群对技术的接受程度。同时,在如今这个社会公共服务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一定要考虑到“失能”的特殊人群情况,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也要多创造条件为他们“智能化赋能”。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现在,同样不能丢下任何人。政府政策所体现出对社会边缘群体的照顾程度,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德不孤,必有邻”的道德温暖,反映的不正是一个社会的人性化温度吗?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兴起,社交媒体软件的普遍普及,舆论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正确的舆论引导,对于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流价值,更是有着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兴媒介极大地扩展了人的社交圈,媒体工作者追求“热点事件”带来的流量效应,甚至会因为所谓的流量写出不符合事实和道德的文章,审核不力导致自媒体乱象比比皆是。因此,有必要建立起追责和粉丝数、阅读量相挂钩的机制,筑起舆情“防火墙”。传统媒体也好,自媒体也罢,应该对舆论有着积极向上的引导,任何一篇文章发布出去,也必须秉持负责任的态度。

从举止文明到保护环境,从邻里和睦到为民服务,社会公德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之美,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行为之善。只有人人都存一份助人之心,见他人有困难时能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整个社会见贤思齐,抑恶扬善,互爱互助就必然蔚成风气。社会公德,也必将给我们撑起一片文明的晴空!


相关推荐

全部栏目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