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热点解析】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住处、树下路边都可以看到非常多外观老化、积满树叶灰尘、车窗破碎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长期挤占交通要道等公共资源,不仅仅造成交通拥堵,使人民出行的不便,也会因为汽油挥发自然等原因造成自燃毁坏公共财物,最严重的是影响了市容市貌,成了城市又一个“靓丽的风景线”,成了车主素质的照妖镜,更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探其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监管周期长、监管难。从法律上讲,僵尸车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因此在对僵尸车的处置原则上应该以通知、告知等方式依法与车主取得联系,协商后对车辆进行合法处置,但是往往在落实过程中,车主无法联系上、车主拖延等多重障碍都导致了监管的周期战线被拉的非常久远,也增大了行政执法的压力和精力。另一方面,车主的利益经济账问题,对一个报废车辆进行正规报废程序的话流程太繁琐,花费的时间成本和报废车辆区区几百元的报废款无可比性可言,甚至五大总成零件不齐还要被扣报废款、拖车还需要自费等多种原因让更加“理性”的车主选择了弃车路边。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要想解决僵尸车难题,需要多措并举。首先,加大媒体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让车主意识到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资源的危害,如果造成火灾等次发事故,所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经济赔偿,更是法律追责。其次,简化报废流程,提高报废补贴。改变以往按吨计价的报废计费方式,改变为一车一价的合理评估体系,在利益算法上打消车主经济账的顾虑。最后,多个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联防联控,对于故意不遵守报废流程的僵尸车车主进行严厉的处罚,与信用体系挂钩,提高违法成本,更可以鼓励市民通过随手拍等多种方式有奖举报,做到处处都是天眼,让僵尸车这一城市管理痛事无处藏身。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