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近期系列事件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不仅因为系列事件违背常识,也因为事件发生在东北地区,深刻的反映了当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不尽如人意的问题。这是东北振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既要看到热点事件折射出的差距、不足和问题,也要看到东北地区为改善营商环境作出的巨大努力,才能避免以偏概全,进而获得全面、理性的认识。
【中公点评:开头开门见山,直接指出系列事件引起热议的原因并指出核心问题,并指出应该正确看待不能以偏概全。】
营商环境是东北经济振兴的痛点,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到现在陷入了国内资本和境外资本都不愿轻易触碰的境地,并进一步导致了东北经济走向恶化。事实上东北各地也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在主动做出改变。显然,无论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是与社会期待、群众诉求相比,东北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都有一定的差距。对于东北各地来说,接连不断的热点事件,不啻再次敲响了警钟。
【中公点评:问题分析:经商环境问题是东北振兴的关键问题,与其他地区依然有差距,与社会期待有距离。】
东北的改革尚在“进行时”,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找准了发力点,全面振兴便有希望。法治环境、营商环境的短板,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问题导向”,东北各地都意识到了改善营商环境、提升自身形象对于扭转生产要素外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意义。比如交警执法事件事后的迅速处理,展现出相关部门纠错的决心、诚恳的态度。尊重事实,有法必依,这是依法行政的底线要求,也是这次事件应该汲取的教训。
【中公点评:肯定取得的进步。这是作答对政府批评类的题目的常规思路,不仅要指出问题,还要分析出改变的积极意义。】
改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关注东北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推动解决问题,是为了让东北变得更好,而不是贴标签、泄情绪,更不该借此标签化、污名化,甚至是妖魔化东北。如果借个案反复炒作“投资不过山海关”等极端观点,则不仅丢失了理性原则,更不利于东北改善营商环境的努力。同时,对于热点事件,东北地区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或者坐等舆论平息,而应把热点事件和相关舆情作为改变提升的动力。
【中公点评:对策部分从舆论环境和东北自身两方面提出了问题解决的措施。】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在东北振兴的过程中,这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找办法”,把这样的紧迫感传导为各级工作人员的压力,才能推动营商环境根本性好转,不断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群众的获得感,让良好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成为东北振兴的有力支撑。
【中公点评:结尾部分,指出在东北振兴过程中,要有紧迫感,做好投资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