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年公务员遴选笔试模拟题(07.10)

中公遴选考试网 2020-07-10

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笔试 >

文章写作(30分

1.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就个人而言,一句话一件事都可能会让你觉得幸福,就大众群体而言,群众的“幸福指数”与干部们的“辛苦指数”密切相连。一个地方的干部甘于为群众吃苦,这个地方发展就好,群众得到的实惠就多,“幸福指数”就高。反之,一个地方的干部不愿吃苦,甚至一门心思只追求自己的“幸福”,就会耽误地方发展,甚至祸害一方百姓。

2.当前,一些基层干部,无意于学习求知,这人对理论和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或茫然无知,或不求甚解。由于不善于学习,导致一些领导干部对正在变化发展的形势缺乏把握,缺乏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缺乏自我调节和适应的能力,实践证明,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的决策失误、群体性事件,往往与这地方的领导干部不学习有着密切关系。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不能期望一劳永逸。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同时也是选择吃苦。古人“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是好学的榜样,更是苦学的典范。学贵有恒,锲而不舍,是领导干部在学习问题上应当坚持的一种基本态度。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央党校秋季开班典礼时曾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

3.“苦行僧”一词,最早来自印度宗教,指以忍受炎热之苦进行修行的僧人。在现实生活中,比喻为了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而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我们的党员干部很多就是“苦行僧”践行者。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百姓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冒着枪林弹雨,忍受着饥寒交迫,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成长,从十几人的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建立起自己的人民军队,带领着人民不断向着幸福的道路前进。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许多党员干部仍坚守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到来,迎来了改革开放,带领广大人民过上了安定、团结的好日子。

革命时代,离不开“苦行僧”式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建设时期,仍需要更多“苦行僧”式的党员干部。与旧中国相比,我国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坚挺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巨大差距,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经济转型困难多、压力大,民生事业建设还需不断加强,人民获得感有待提升。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继续做好紧日子、难日子的准备。党员干部要带头勒紧裤腰带,坚持勤俭节约,避免铺张浪费,不仅自己要当好“苦行僧”,同时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投入到“修行”的队伍中。

4.“辛苦指数”其实是一个内容宽泛的辞藻,主要是体现在干部们一如既往的工作中和成效上,“幸福指数”极具定位性,那就是人民群众福祉增加、增长。特别是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大前提下,各级干部更应该以倍加努力的作风,扎实工作、务求实效,来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请以《以干部“辛苦指数”赢得群众“满意指数”》为标题,联系现实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800-1000字左右。

>>>下页见【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

全部栏目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