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失海500年:中国海洋大国的没落与崛起】

中公遴选整理 2018-08-06

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资料共享 >

2.1433年:中国海权的拐点

郑和(1371年-1433年)画像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大明朝的建立,从某种程度上断送了中国强大的海权。

明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12月,朱元璋的一纸禁令使延续了1500多年的民间航海和自由贸易趋于窒息。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有延续唐、宋、元各朝鼓励远洋贸易的策略,而是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呢?这与他的起家有关。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赤贫起家的皇帝,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尤其是开国之初,面对“兵革连年,道路榛塞,人烟断绝”的残破局面,他希望通过“计口授田”,把农民约束在土地上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本身靠平民暴动起家的他,对逸出国家权力的“乱民”格外敏感。所以,在以后的岁月里,朱元璋不仅多次下诏彻底禁止民间海洋贸易,甚至连渔民出海打鱼都在被禁之列。

好在出了一位“逆子”朱棣。公元1403年,刚刚登上皇位的朱棣向28个国家派出使节。他修订了父亲对商业和商人的歧视性律令,并解除了对胡椒等舶来品的进口限制。朱棣谕令官员说,“今四海一家”,“边关立互市,所以资国用。来远人也,其听之。”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从侄子手里夺下江山的皇帝,依旧不敢碰“开国禁海”这条祖宗旧制,坚持限制民间出海,同时用官营的船队垄断了海洋贸易——最重要的是,皇帝“部分开海”的主要目的为宣威,而非盈利。

1405年开始,郑和率领一支两百多艘船、两万多人的庞大船队,“云帆蔽日”,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印度洋上。依靠旗语和钟鼓,抛锚的命令被迅速地传递到317条大船上。868名文官,442名将校,35名通事,180名医生以及1万多士卒、水手、工匠……有条不紊地做着登陆前的准备。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组织的最大船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没有任何一支船队的规模可以与之媲美。当时的国王亲自到港口迎接天朝的使节。他小心翼翼地询问使节来访的目的。

在家门口,毫无预兆地一口气出现2万多名官兵、几百艘大船,任何人都会小心翼翼。

郑和下西洋,跟纪元前二世纪张骞通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们对国家贡献和东西文化交流,有伟大的功绩。不过,张骞处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而郑和却处在一个暮气日增的时代,所以结局完全不同。

朱棣逝世六年后,因朝贡的国家减少,当时的皇帝朱瞻基(朱高炽的儿子),命郑和做第七次出航,也是最后一次出航。

相关推荐

全部栏目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