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解析
智能化、数字化让社会运转更加高效,却也给众多老年人群体带来一道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由于出示不了“健康码”,屡屡遇阻;不会网上挂号或购票,面临新的“看病难”“出行难”;不懂APP预约,连一些公共场所都进不了……“智能时代”我们不能落下老年群体。
时代在进步,时间在流逝,每个人在青春时代对于时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光与热;而人也都有老年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光怀与关爱,每个人都会老,帮助老年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智能时代也不是要抛弃一部分人,智能时代而是要让更多人感受到技术的便捷与实惠。
智能时代将老年人群体拦在门外,造成诸多不便,我们承认是老年人上了年纪、脑力减退;是老年人与年轻人在知识结构、思维逻辑的不同;是老年人按部就班学习意愿的增强;但我们更重要的应该思考是不是智能时代在技术层面本身就对老年人群体不够友好?我们开发这些软件、设备的过程往往更多的关注年轻人群体,因为他们是智能时代主流的消费者。是不是我们在面对老年人群体的时候没有真正站在老年人群体想办法,给予一些适宜老年人的老方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老年人也该有老年人的活法,也该有自己的“慢”。
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不能忘记老年人也不应该忘记老年人。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群体全社会应当共同携手,大家搭把手扶一把老年群体,帮助他们赶上新时代的快车,感受时代发展、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好处与便利。
第一,好技术以人民为中心。技术发明者之初,关注老年群体,充分收集老年人的特点、使用习惯,多出一些老年人喜欢的、适用的方式。在推动新技术普及时,宣传、指导过程中需要对老年群体多一些关照,可以反复强调几遍、可以声音稍微洪亮一点、可以语速稍微缓慢一点。在使用新技术时,社会年轻人士和子女要对老年人有更多耐心,等等他们、手把手教教他们,甚至可以画些简单的示意图提醒他们。
第二,新时代要留老方法。像银行、铁路、医院、公共交通等单位,要尽量精准划分服务对象,给老年群体预留出一定的资源,比如像老年人越来越离不开的医院,可以尝试保留一个老年人窗口,利用这种真人服务,让老年人感受面对面的温情,感受到智能时代大家对他们的温柔。
当然,老年朋友们也要转变心态,让自己足够自信起来,不害怕新技术、不逃避新技术,在智能时代感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