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8遴选面试热点:“中国式陪写”, 家庭作业变“家长作业”

中公教育 姜素娟 2018-09-06

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面试资料 > 面试热点 >

“中国式陪写作业”现象的严重,一方面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面对父母的暴躁情绪,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的注意力会逐渐转移到与父母的对抗上,甚至产生对父母的依赖,剥夺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容易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很难再学会独立面对以后的错误与挫折,容易丧偏离学习轨道,严重影响孩子的全面成长;另一方面也会给家长造成较大负担。不仅会使家长丧失个人时间,还会给家长造成较大心理负担,甚至出现精神焦虑损害身体健康;进而会使亲自关系出现问题,影响家庭和谐;也会使家长对老师产生质疑,损害学校形象。

对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共育,我们理解一些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改作业+签字”还是怀着让家长多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初衷,一线老师面临大班额、教学任务重的问题突出。但是跳过学生直接给家长布置作业,孩子做完作业,家长还要负责改好改对,签字确认再交上去,不然孩子就会遭到批评和老师舆论引导的排挤,无疑也是工作懈怠,失责的表现。同时,中国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依然强烈,很多父母把对自己的期望或者未完成的理想转移到孩子身上,再加上当下日益严重的社会竞争,无疑会导致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高度焦虑。

推进教育的家校合作共育,变“中国式陪写”为“中国式陪伴”还需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教育部分需进一步厘清家校责任、优化小学教育,出台规定明文禁止“老师布置家长作业”,明确老师及家长在教育中需履行的义务。

第二,老师应提升责任意识,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适当精减作业量或改变作业的形式,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探讨出双方都满意的教学方案。

第三,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将对成绩、奖状、荣誉的关注变成个性和品格培养,将参与、管理孩子学习变成陪伴孩子成长。

你可能也感兴趣的文章:

1、遴选面试热点:仿制药引市场关注

2、遴选面试热点:扶贫先扶志

3、遴选面试热点:农村老人自杀是一道社会“伤疤”

相关推荐

全部栏目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