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和无奈。一些家属在急需用血却面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就会对事物失去辨别能力,一般第一时间会联系一些血头,也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二是公众对献血的认识不足和信任缺失。不透明的献血制度稀释了社会的献血热情,当献血者无法确信自己捐献的血液会得到妥善管理、合理使用,就会失去献血热情,加剧血荒出现,给血头提供了生存空间。三是血头、血贩子违法成本低。相关部门对他们打击力度小、取证难、惩处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四是相关制度和实际并不配套。我国对无偿献血者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实际上,因缺少全国联网的献血信息系统,献血者用血时不能真正便捷的享受到优惠政策,及时享受整个过程非常繁琐,这也打击民众献血积极性。五是相关法律严重滞后。自从1998年出台《献血法》之后,近20年没有修改和完善,血头、血贩子在法律和制度上开了一个口子,他们利用互助献血的漏洞,有时和血液中心的人里应外合,让人冒充患者亲人或者朋友进行有偿献血,从而赚取高额的“带血”的钱。
因此,要想有效的打击“血头”们的不法行径,让无偿献血在阳光下运行,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创新形式开通短信平台和无偿献血服务QQ群、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实时与献血者进行双向交流平台,既可以宣传献血知识政策和相关动态、又能够查询献血者献血情况等功能。其次,公开透明的献血用血机制。要动态发布缺血的种类、用血规模等情况,平时要对无偿献血的操作流程、用血政策、管理方法等广而告之;还应建立血液使用跟踪机制,对输、配、用等实行一条龙编码网上查询,使血液使用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再次,完善奖励制度丰富激励措施。各地政府通过制度安排,让献血者有制度化回馈。例如荣获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的献血者,凭相关证件可以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场所。最后,修订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血头、血贩子的精准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和惩治依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