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人类社会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发展难题,靠单一学科往往难以解决。作为两个及以上学科的“集大成者”,交叉学科最有可能产生颠覆性技术和引领性原创成果。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原因]
长期以来,各方发展交叉学科的积极性比较高,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建议,但对交叉学科的内涵外延、演变规律、建设机制等缺乏统一认识,在概念上往往与跨学科研究相混淆,容易造成盲目上交叉学科的倾向。与此同时,交叉学科的“软环境”亟待改善。由于我国科研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的学科分类上,师资、人才、资金甚至科研仪器等资源主要围着单一学科转,这使得从事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常常被当成“四不像”,到底属于哪个院系,参加什么学术会议,论文该投给什么学科期刊都不明确。
此外,目前国内鼓励交叉融合的科研氛围还不够浓厚。有的科研人员力求在一个学科上钻到底,拒绝吸纳其他学科的知识,心态不够开放;有的科研人员习惯单打独斗,和其他学科人员缺少交流和互动。反观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善于学习、开放包容的。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我国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可以健全新时代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对科技创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论创新的支撑能力,
>>>下页见【中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