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2日,家住F市保利小区的刘先生就向F市环保局反映,旁边的别墅区里,每户人家都养了一条到两条大型犬,一到晚上,就吵得周边居民无法安睡。
据了解,《F市城区限制养犬管理办法》规定,F市的城区为限制养犬区域,在限养区内养狗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经过当地公安部门审批。但保利小区辖区派出所负责人罗所长表示,现在市区内居民养狗越来越多,流动性也很大,但几乎没有狗主人来登记过。
在任何时候,自由都不是为所欲为,自由从一开始就意味着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对他人权益的尊重以及对公共利益的妥协,这是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基础。当地警方表示,养狗若扰民,建议业主到就近派出所报警,公安局先受理,联合环保部门做噪声鉴定,如果事件成立,再依法对养犬人进行劝诫、警告和处罚。那么,当地公安局和环保局为什么就没有提早“听见”狗狗深夜“大合唱”?打盹的监管机制,显然也应该反思。
狗狗深夜“大合唱”像一个精神标本,折射出一些人公共意识的缺乏。“破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杜绝权利的滥用,涵养公共的文明,让狗狗们的“大合唱”谢幕很容易,难的是涵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
2.跳广场舞居然跳进了警局。两年前,中国大妈在纽约跳广场舞被抓的消息,让国人倍觉意外。不过,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对于在公园跳舞,F市市民也是颇有意见,认为跳舞时音乐声过大、时间过长,他们的休息受到了干扰。对此,公园管理处称,协调矛盾需要双方互相体谅和包容。
公园内的广场舞噪音扰民,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公园的规划设计先天不足,未能形成良好的隔音效果;其二,公园管理不到位,致使公园广场舞变成了扰民噪音。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公园管理方和逛公园的市民都应该恪守权责边界,规避噪音扰民。
以南湖公园为例,虽然有十来个跳舞的群体,而且音量一直以来都较大,但附近居民并不觉得困扰。为何?因为该公园做了合理规划,在前期设计时,就将公园与马路隔开,避免了广场舞带来噪音。
当然,F市大多数公园年代久远,设计之初并未流行大规模的广场舞,时至今日广场舞流行,公园的规划也无法重新来过。如何对这些公园的功能区域重新划分,在满足一些市民跳广场舞健身的需求的同时,避免噪音扰民,成为困扰F市环保部门和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的难题。
针对城市中越来越突出的噪音扰民问题,F市环保局拟于近期集中开展一次噪音污染集中整顿行动,假如你是F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请结合材料,就如何避免噪音扰民问题,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供领导参考。
要求:建议合理可行,内容全面,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当前,我市居民养狗增多,但群众群发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监管机制缺位,导致扰民。同时部分公园管理缺位、规划不合理,部分群众素质较低,导致广场舞扰民引起市民不满。为集中整顿噪音污染,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共意识。环保局宣传部门要积极加强市民公共文明教育,培养其公共意识和规则意识,约束自身行为,并且鼓励市民之间互相包容体谅,保障他人权利。
二、强化专项检查,执法劝诫整改。环保部门制定检查规定,加大巡查力度,同时开设举报电话,号召市民及时反映噪音问题,通过联合公安等多部门共同执法,加强劝诫、警告。
三、联合规划部门,划定娱乐区域。环保部门要主动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规划,提出科学建议,合理规划功能区域,将公园与马路隔离,减少文化娱乐产生的噪音污染。
四、建立反馈渠道,快速应对处置。针对目前噪音污染问题,环保部门要加大处罚力度,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实施行政处罚,整治污染行为。(共计39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