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遴选考试面试技巧:用好名言警句,让面试官眼前一亮

中公遴选考试网 2024-06-25

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面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遴选考试面试,对考生的言语表达、综合分析、应急处突等多重能力要求较高。不少考生反映作答时间短、现场氛围紧张,大脑可能会一片空白,或者表述口语化严重、缺乏一定高度。在备考阶段如能积累一些名言警句、经典表述,掌握其丰富内涵与应用情景,在考场作答中就能更有高度、更有政府思维,让考官“眼前一亮”。

1.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名言解释:出自2022年新年贺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所担忧、所期盼的事情,正是我们要念及的、笃行的事情。彰显的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牵挂,是“我将无我”的决心,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时代内涵: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长期工程,如何实现向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如何推动共同富裕等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因而更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切实解决群众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答题应用:可以结合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等话题,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等考点来作答。

2.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名言解释:出自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意思是凭着才能做好事,善行就没有做不到的;仗着才能做坏事,恶行也没有做不到的。

时代内涵: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他引用该古语,指出政治上有问题的人,能力越强、职位越高危害就越大,告诫党员干部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品德包含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前者即党性修养,只有政治立场明确,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奋斗;后者即个人品行,做官先做人,品行高尚就能远离低级趣味,真正为人民而非个人谋利益。才能是干部的工作才干能力,具备解决问题的本领,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各种新需求、落实好各项急难愁盼的问题。

答题应用:可以在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选拔任用、行为规范等话题中应用。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名言解释: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说,不努力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远大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时代内涵: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引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告诫广大青年学子要勤奋好学,要树立远大志向,才能提升本领、有所收获。学习能够增广见闻、提升本领,适应与日俱增的人民群众新需求,因而要勤奋好学,重点学习专业知识、最新政策、办公技能等,甚至是掌握一地方言、习俗;拥有志向能够指明前进方向,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言放弃,因而要树立远大坚定的志向,真正将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社会需要、群众期盼相结合,实现个人价值。

答题应用:可以在青年发展、年轻干部等常考话题中应用。

相关推荐

全部栏目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