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一提到面试便觉得一头雾水,面试不像笔试有明确的答案或严格的采分点,到底怎么作答才是答得好,让不少人觉得有些模棱两可。有人觉得面试像是一些笔试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要以给出正确答案为导向;也有人觉得面试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要看面试考官喜不喜欢你,要在着装礼仪、言谈举止上下功夫。面试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考试?今天中公教育带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面试的本质。
要弄清楚这一问题,我们不妨以一道经典的面试问题为例,在很多面试中包括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都经常会有类似这样一道题目:
请谈一谈你所经历的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很多人看到这道题目第一反应就是:“挫折?我也没啥挫折啊!”但没有考生会跟考官这么说,大多数人会硬着头皮说下去。于是有考生会告诉考官:“我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啊就是一次考试没考好,然后我痛定思痛,痛改前非,夙兴夜寐,孜孜不倦,通过勤学苦练,最后考到了理想的成绩……”或者是:“我曾经工作失误被领导批评了,我当时啊羞愧地无地自容,通过虚心学习、加班熬夜,最后力挽狂澜让领导刮目相看……”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大概都差不多,不是学习遇到了困难就是工作没做好,甚至有人干脆就是编的。那么,问题来了,类似作答如何评价呢?给谁高分给谁低分?总不能说经历还有对错之分吧,难道是看编得精彩不精彩,细致不细致?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孔子云:巧言令色,鲜矣仁。除非这个面试要招聘一个编故事讲故事的人才,不然绝不会只看这些表象的东西。
这道面试题考查的其实是考生作答内容背后的价值取向:在你的心里什么样的事情会被称之为最大的挫折,即在你心里最在意的事情是什么。公职类面试往往重视的是立场定位与价值观念,如果在作答中仅仅体现出你因为一点点个人的得失而困扰,甚至当成人生中最大的挫折,那么你的面试评价一般不会太高。好的面试作答应体现出人民立场、服务意识、同情心、责任心、奉献精神等等,事例的选取最好能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基层工作经历有关,在具体讲述时突出社会责任感、工作的大局意识、以人为本的理念,表现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甘愿扎根基层的态度。不只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感到挫折,更要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小我融入大我,不以己悲而以天下之忧为忧,让考官看到你的理想与抱负,让考官感受到你是一个有理想有担当适合基层工作的有志青年,这样才更容易在公职类面试中获得更高的成绩。
人岗匹配是面试考查的本质。面试的题目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关注人岗匹配的本质。各位考生在面对面试问题时,要摒弃非对即错的思维方式,面试考场中除了基本的价值判断有对错之分外,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表现出自己是一个适合岗位的人。考生通过各类题目向考官努力表现出适合岗位的人格特质、思维方式与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与岗位的匹配度,这才是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更多内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