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知识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体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一个国家的教育现代化体现为既在世界上代表先进水平,又具有本国教育的特点。我们所努力实现的教育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统一。建设教育强国,必须必须发展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
首先要坚定教育自信。认真研究和汲取我国历史上优秀教育经验,总结和吸取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彰显我国教育特色。
其次要增强教育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育体系,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推进教育信息化,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再次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教育发展和办学治学经验,不断扩大国际教育合作交流渠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世界教育治理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
学习素材
1. 政策文件
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编制的《“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板块,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推动带动性好、示范性强、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项目建设,不撒胡椒面,把投资用在“刀刃上”。
《方案》提出,在基础教育方面,要注重补短板,集中支持832个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特别是“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等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提高学前教育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保障群众受教育权利,加快缩小与其他地区教育差距,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方案》提出,在职业教育方面,要重点支持一批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相关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结构,打造一批精品职业院校,带动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有效增强产业升级和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在遴选标准上,将优先考虑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的院校,优先考虑纳入“双高计划”的高等职业院校和专业,学校应具备良好的办学基础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
《方案》明确,在高等教育方面,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强“双一流”高校学科基础设施和大型仪器设备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优化高教资源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一批在京中央高校疏解转移到雄安新区,支持一批南疆高校建设,支持一批中西部地方本科高校建设。支持一批优质医学院校建设,重点打造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支持一批优质师范院校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师范教育基地。
《方案》提出,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所需建设投资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性资金和中高等学校自有资金等相关渠道共同筹措解决。国家发改委从2021年起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相关内容建设。各地方对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地方项目负主体责任。各地方要根据中央支持标准和地方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合理申报投资计划,地方建设资金不落实的不得申报。
2. 领导人讲话
中国将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习近平
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视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尤其是老区的基础教育,财政资金要向这方面倾斜。
——习近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习近平
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抓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和落实落地,构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世界水平的评价体系。
——习近平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习近平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习近平
精彩标题
【引经据典】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劝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程鸿勋
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卢梭
【精彩开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教育战线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同行,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培养了大批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2016年到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46份关于教育的重要文件,是历史上中央给教育系统发文最密集的阶段,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教育部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推动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目前,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精彩结尾】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牢记历史,并积极投身建设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助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一系列显著成绩,根本上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靠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教育部党组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更多内容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