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从大部分同学的写作实践来看,例证法是大家在申论文章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生动直观,说服力强。然而,如何让例证法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让论证过程更加严谨完善,也往往是同学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今天,中公教育就针对在文章写作中例证法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盘点,并以问题为导向,给出合理化建议,从而帮助考生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例证法。
一、缺乏案例素材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同学往往是想用案例,但苦于缺乏素材积累,没有写作的“原材料”,导致无从下笔。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大家经常性阅读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公众号及报刊,循序渐进、一点一滴加强热点案例积累。同时,也可以有意识加强对古代、近现代历史等基础知识、相关资料的学习,从浩如烟海的史实、史料当中去挖掘、积累一些历史典故素材。此外,如果热爱生活,还可以从平时自身经历出发,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去挖掘一些有价值的生活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最后,我们还可以合理转化使用申论材料当中的素材,也包括以往做过的申论材料中的一些素材,不断充实自己的案例库。
二、有案例不知如何表述
有的同学也掌握了一定的案例素材,但是写起来却自感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描述,或者写出来后逻辑性较差。为了避免这一尴尬问题,建议同学们可以按照要素法的逻辑进行案例展开描述,具体方式为: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启示。我们以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同志为例,体会如何将一个人物扩写成一段话:最美扶贫书记黄文秀同志(主体),在北师大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并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和无限繁华,而是毅然回到了广西百色百坭村(处境)担任第一书记。在任上她兢兢业业,不辞劳苦,走村串巷助力身边百姓脱贫攻坚(做法),最终赢得百姓爱戴,让有限青春在时代洪流中绽放无限光华(结果)。
三、有例有证方为例证
有的同学在使用例证法时,只是一味堆砌例子,而缺少对例子的针对性分析,显得文章分析论证不够深入,还有的同学不知道如何对例子进行分析,这些都是我们在使用例证法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在举完例子之后,我们可以针对其简要进行理证分析,让例子和分论点建立联系,常用的有原因分析及影响分析。例如我们要论证分论点“乡村振兴需要干部不忘初心”,在描述完黄文秀同志英模事迹之后可以分析其原因:黄文秀同志之所以能够不慕名利,扎根基层,深入百姓,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心中秉持着一心为民的坚定初心和崇高理想。或者还可以分析其影响:正是因为她捧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坚守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才让百坭村乡亲们的钱袋子更鼓了,住宿环境更好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申论文章写作例证法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的简要盘点。中公教育希望大家能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更加清晰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例证法,为自己的文章写作添一分彩,助一份力。